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將如何演繹未來制造業?
作者:常州偉駿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18-10-19 16:06
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將如何演繹未來制造業?工信部印發了《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計劃提出,培育打造15-20家標桿智能工廠,大中型原材料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85%,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超過80%,先進過程控制投用率超過60%,關鍵崗位機器人推廣5000個。
計劃要求,針對石化、鋼鐵、有色、稀土、建材等行業生產工廠的不同特點,分行業制定智能工廠標準。同時,計劃表示,鼓勵機器人研發單位和原材料企業共同合作,開發應用一批專用工業機器人,到2018年底累計新增機器人應用5000臺。
工信部制定此推進計劃是符合當今全球制造業大環境的,即美國提出的“再工業化”和歐盟提出的“新工業革命”,同時也順應了目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形勢。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制造2025”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業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采用智能化、無人化、數字化制造模式來武裝中國制造,是未來的發展大勢。
隨著虛擬世界中生成的信息流入實際生產過程,全新的生產環境由此誕生。在智能工廠,由機器構成的團體將自行組織,供應鏈將自動相互協調,半成品可將下一道工序所需數據發送給負責將其變成商品的機器。
在智能工廠的整個運作中,人極大程度地被機器人替代,得以從簡單的、繁復的、危險的、有害健康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同時,數字化的機器人還具備高生產率、高精準度、高協同率、低成本及更綠化環保的特點。
如今,中國正處于戰略轉型的空檔期,又恰逢歐美的雙重擠壓,尋求以數字化制造改變制造模式,走智能制造之路迫在眉睫,用機器人重新武裝中國制造,從而實現產業模式的換代升級。同時,作為數字化智能制造的支撐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核心設備的市場需求仍保持不落趨勢,并且前景可觀。
據中銀國際研報顯示,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7.81萬臺,同比增長11.8%,而中國市場以3.66萬臺的銷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并以59%的同比增速成為增長最迅猛的市場。2014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快速擴張,2015年,影響行業發展的供應、需求和外部環境因素依舊向好,尤其是國產化進程的加速,將持續降低機器人的應用成本,擴大機器人在低端制造業中的應用,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數字化制造模式定將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未來國際間的競爭,是建立在圍繞機器人等高端制造產業基礎上的實業競爭,實業強,則競爭力強。
本文由常州非標自動化設備搜集整理,此文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